軒逸電驅版漆面厚度及空調制冷效果測試
大家發現沒有,平時無論我們再怎么小心,車身時間一長總免不了出現一些“小黑點”、小劃痕。仔細一看,原來是車身被小沙石彈中所致。因此,有的朋友在拿到新車后會花錢去貼車衣。當然,也有朋友認為汽車只是一個消耗品,不必過分愛護。這一期我們就來看看軒逸電驅版的漆面厚度。另外,我們還對它的空調制冷效果進行小測試。雖說這兩個都不是影響購車決策的關鍵因素,可相信大家和我一樣,都挺感興趣。
● 漆面厚度測量
測量方法很簡單,我們會選取軒逸電驅版車身如發動機艙蓋、車頂、后備廂、翼子板以及車門等不同部件進行采樣,每個部件選取多個取樣點分別進行測量。與此同時,為了減少誤差,我們每一次取樣完之后都對測試儀器進行校準。
◆ 發動機艙蓋
發動機艙蓋各點平均值 | ||||
左 |
右 |
前 |
中 |
后 |
111 |
98 |
95 |
101 |
94 |
發動機艙蓋整體平均值:99.8微米 |
日常駕駛的時候,發動機艙蓋是相對難被傷害到的部件,畢竟它的位置在上方。當然,最常見的一種場景,那就是平時把車停在樹下的話,還是容易被掉下的樹枝或者小果實砸到。從測量的數據來看,軒逸電驅版發動機艙蓋漆面厚度的整體平均值是99.8微米,除了左側數值偏高外,其他幾處都比較平均。
◆ 前翼子板
前翼子板各點平均值 | |||||
左前翼子板 |
后前翼子板 | ||||
前 |
中 |
后 |
前 |
中 |
后 |
94 |
97 |
115 |
95 |
101 |
109 |
前翼子板整體平均值:101.8微米 |
作為車輛前方左右兩塊覆蓋件,翼子板是車身覆蓋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。我們在開車時翼子板比較容易被剮蹭,出現凹陷或者小劃痕?梢钥吹杰幰蓦婒尠孀笥仪耙碜影宓钠骄刀冀咏102微米,相比發動機艙蓋厚一點。
◆ 前車門
前車門各點平均值 | |||||||||
左前車門 |
右前車門 | ||||||||
上 |
下 |
前 |
中 |
后 |
上 |
下 |
前 |
中 |
后 |
95 |
98 |
103 |
101 |
96 |
93 |
91 |
105 |
104 |
100 |
左前車門整體平均值:98.6微米 |
右前車門整體平均值:98.6微米 |
有意思的是,軒逸電驅版左前門、右前門的漆面厚度整體平均值同為98.6微米,而且從各個采樣點的數值來看,都比較均勻。
◆ 后車門
后車門各點平均值 | |||||||||
左后車門 |
右后車門 | ||||||||
上 |
下 |
前 |
中 |
后 |
上 |
下 |
前 |
中 |
后 |
97 |
93 |
84 |
104 |
98 |
85 |
83 |
96 |
88 |
97 |
左后車門整體平均值:95.2微米 |
右后車門整體平均值:89.8微米 |
左后門、右后門的漆面厚度整體平均值分別是95.2微米、89.8微米,稍有點差距。對車門來說,傷痕主要源自平時相鄰車輛的“開門殺”,真的是防不勝防。如果正中央區域的漆面更厚一些,無疑會好一點。
◆ 車頂
車頂各點平均值 | |||||
前端 |
后端 | ||||
左 |
中 |
右 |
左 |
中 |
右 |
90 |
86 |
93 |
92 |
96 |
91 |
車頂整體平均值:91.3微米 |
由于軒逸電驅版配備了天窗,因此微米把車頂測量位置分成了前端、后端兩個部分。經過測量和計算后得出,車頂漆面的整體平均值是91.3微米。其中,前端平均值為89.7微米,后端平均值為93微米。
◆ 后備廂蓋
后備廂蓋各點平均值 | ||||
左 |
右 |
前 |
中 |
后 |
96 |
90 |
96 |
116 |
92 |
后備廂蓋整體平均值:98微米 |
后備廂蓋的漆面整體平均值是98微米,并不算突出。其中,中央位置的漆面厚度最高,左右兩側的漆面相對薄一點。
綜合來看,與相近價位的同級別車型相比,軒逸電驅版的數據確實談不上突出。當然,車漆的主要作用是防腐蝕和提高美觀度,真剮蹭了即使再厚也沒有多大作用。因此,與其過多糾結賬面數據,還不如平時開車多留點心。